柴兴云老师访谈——《中国中药杂志》第四届中医药青年学者沙龙后记
《中国中药杂志》中医药青年学者沙龙成立于2012年,最初由《中国中药杂志》的丁广治博士和几位中医药青年学者倡议提出。中医药青年学者沙龙着力倡导轻松活泼的学术讨论,致力于营造和谐与建设性的交流环境,侧重发现科研与实际应用中的问题,传播以开放、合作为基础的学术共赢模式,此前已经成功举办了三次。第四届中医药青年学者沙龙活动结束后,我校记者采访了沙龙的发起人之一、本次活动的主要组织者——中药现代研究中心柴兴云博士,就此次沙龙进行了深入的访谈。
访谈伊始,柴老师为我们介绍了此次沙龙的概况。他说,此次沙龙称得上是中医药青年学者们一次盛会,可以用以下几点概括,一是参与面广,共有全国35家单位的60多位学者,加上我校师生,共计80余人。受邀请的学者中,既有来自综合性大学、医药类专业性大学的一线青年学者,国家级药物研究机构、在京三甲医院的科研、临床精英,还包括国内外知名药企的研发、管理人员。二是学科面宽,此次沙龙涵盖了中医理论,中医临床,中药及天然产物化学,中药药理,药物分析、代谢,中药材资源,天然产物生物合成以及产品开发应用和相关政策法规等,共计25个报告,充分体现出多学科和多领域特色。三是热度高,虽然本届沙龙将报告时间进一步缩短,互动时间加长,但即便如此,在互动环节,由于讨论、提问热烈,使得讨论结束时间一推再推,不得不缩减茶歇与用餐时间。总体上,本次学术沙龙坚持了一贯风格,并有所创新,点燃了参会代表的热情,获得了很高的评价,乃至大家积极申请举办今后的“沙龙”。
关于此次沙龙选在我校举办的原因,柴老师说,我校是中医药青年学者沙龙的主要发起单位之一,在第一届召开后就立即提出了承办申请。经过两年的建设,我校中药现代研究中心已经具备了组织承办能力,并在科研方面有了一定的成果积累。更最重要的是,我校作为中医药院校的排头兵,拥有中医药研究的相关学科优势,特别是深厚的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这是沙龙成功召开的主要原因。
关于我校参与此次沙龙报告议题的选择,柴老师指出,我校有4个报告参与了交流汇报,报告议题的选择需符合以下标准。即:符合中医药领域的实际需要及真正面对实际问题,符合参会学者的研究和关注兴趣,同时也能展示和发挥我校的学科优势。因此,中药现代研究中心分别邀请了中药学院生药学专业的魏胜利老师,基础医学院《金匮要略》教研室的刘丹彤老师和中药现代研究中心从事中药药效物质研究的李军老师,并特别邀请附属东方医院的临床医生安超博士参与讨论和现场答疑。另外还有几位临床医生因为周末临时出诊,遗憾未能参加。
柴老师强调,此次沙龙继承了前几届的优秀传统,如自第一届开始就大力倡导与会成员的广泛参与性,维持40人及以上的会议规模,允许自主选择议题及互动环节自由发挥等,特别是得到了往届成员的大力支持和主办单位丰富的办会经验。在此基础上,本届沙龙也实现了很多创新,如首次邀请中医学者作有关于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的报告,更加符合“中医药沙龙”的主题;增加了产业界的研发和管理人员,顺应中医药基础研究与产业紧密结合的大趋势;参与面宽,学科广,特别是首次邀请澳门和香港的青年学者参加。另外,特别制作了会议手册,正式对沙龙的产生和前几届的召开情况进行详细介绍,并统计了与会学者的联系方式,真正实现了可持续交流与合作。
随后,柴老师基于自己的体会指出了沙龙对青年学者的启发。一是中医药政策优势明显,但实际问题仍旧不少,尤其国际竞争力不大。这就需要多学科多领域合作,青年学者应尽快认识并正视这个问题,多接触其他领域,开阔眼界。二是中药研究和开发非常需要中医基础理论指导,而中医药院校在这方面既有优势有潜力,也应该有信心。诸如实验室探索和临床实践的紧密结合,由实际应用驱动和引导基础研究方向,紧紧抓住中医辨证论治和整体观的核心思想,全方位提高对中药药性与药效物质的认识等,都是在当前转化医学和系统生物学引导的大趋势下我们中医药拥有的先天性优势。
柴老师进而指出,目前相对于综合性大学而言,我们在学科交叉、新技术应用方面仍有待提高,研究的系统性和深入程度及方法多样性等还未展示出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柴老师认为,这需要科研大环境的积极引导,如鼓励不同科研团队的协同合作,更大程度上认可共同署名的文章与科研成果的价值等。更重要的是青年学者们需要不断加强对合作与开放共享的重视程度,努力在合作中放下态度,搁置利益纷争,真正聚焦到解决科学问题上。
此外,柴老师认为,当下中医工作者对中医药自身的认识还不够,信心和使命感不够强。中医药院校的青年学者更容易处于一个被动追赶的状态,很难发挥自身优势并达到最高水平。柴老师指出,我们不能完全从属于被设定的年龄时间表,也不能被动追赶同行的发展节奏,更应该集中发现并集中自身优势,找到真正潜在的科学问题,做好铺垫,主动抵制部分文章和基金项目等诱惑,减少精力耗散,做真正有价值的研究。
当谈及到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前景时,柴老师援引了在会议上一个朋友的看法。他认为,产业是中医药的重要推动力,甚至是核心推动力,而目前因为中医药正慢慢失去底层的群众基础,他对其前景持谨慎乐观态度。而目前中医药产业和基础研究的关系没有显著的良性循环趋势,基础研究和产业化相互认可度不高,还没有体现出真正应有的信任与担当。
最后,柴老师就当下热点话题“中西医如何结合”作了分享。柴老师认为,中西医结合这个说法,其实包含多方面问题。其一,西医和现代医学的概念。实际上这里的西医是指现代医学体系,而不是过去认为的西方的或西方国家的医学体系,只是取其简便之意用中西医之说。其二,结合一词包含着理论与技术两个层面。中医的哲学基础与现代医学是不一样的。中医更强调整体,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与内心的平衡统一,与基于分析还原法的现代医学不同,因此在理论上目前还很难真正融合。一个形象的说法就是中医治病的人,而现代医学治人的病,其服务对象就很不一样。那为什么现代医学体系和现代治疗手段一直往前发展,而中医倾向于向古人寻求智慧呢?
柴老师指出,就理论而言,换个角度或许能理解为什么中医一直要回到古籍中寻求支撑和答案。20世纪上半叶,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提出一个著名的命题——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当今人类的最主要的几大文明,如基督教文明、佛教文明和儒家文明等,在公元前600年到前300年之间就全部奠定了基础,后续几千年都在享受那个文明成果,后代人所能做的就是不断的阐释和补充,一直没法超越。也就是说,类似哲学思想的一种体系,存在一种大爆炸式的模式,而不一定是渐进式的发展轨迹。对中医基础理论而言,现在的我们,就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或人与自身和谐统一的生命体验,不一定能达到汉代或清代的那个高度,所以基于此类朴素哲学思想的中医理论体系,当前一直没有超越古人的那种理论突破,完全有这种可能性,完全可以理解。同样类似的情况,也可以体现在文字的发明运用,中国武术,京剧等传统文化等。因此,中医理论应该不是限制中医药发展的主要问题。
而对技术的应用,柴老师援引了附属东方医院安超医生的看法。她认为,中医现在最主要的问题不是理论亟待创新,而在于技术层面大大跟不上,以前三个手指头几根银针的方式一直沿用几千年而没有改进。在接纳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方面,中医大大落后于现代医学,所以我们所说的中西医结合,最主要的是最大程度地对现代技术的利用。以技术为切入点,主动地、自我觉醒地插上现代科学技术的翅膀,以需求为先导,通过技术的革新来带动理论的革新,而不是天马行空的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