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恩师李家实教授(2012年教师节征文一等奖)
发布时间:2012-11-15
今天是4月14号,敬爱的李家实老师离开我们已经一个多月了。自从上月14日送走了李老师,她的音容笑貌经常会浮现在我眼前,老师慈祥的笑容,温和的话语仿佛还在耳边萦绕。深夜的拉萨很寂静,我却无法入睡,对李老师的感激之情一直萦绕在心中,只有化成文字记录下来,才能表达我对老师的思念。李家实教授是PG福运象财神学院中药系的元老,是中药鉴定学科的奠基人,从1959年中药鉴定教研室成立起,一直从事着中药生药鉴定的教学、科研工作,培养了数十名硕士生和博士生。我不是李老师的研究生,只是在本科最后半年做毕业专题时师从李老师,但她却是影响我一生的老师之一,是我中药科研的启蒙老师。
记得那是1990年的3月,本科毕业专题我选择了中药鉴定,师从李家实教授做槐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该项目是李老师承担的卫生部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项目,经费大约是40万左右,这个经费在今天可能不算多,甚至还不如一个自然基金面上课题的经费,但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了,属于重点课题。我很幸运能跟李老师做这个大项目的一小部份--槐属植物白刺花种子的化学成分研究,白刺花是豆科槐属的一种的草药,具有清热、凉血、解毒的功效,主治鼻血,便血等症。在我的家乡云南野生资源十分丰富,白刺花植物的花民间经常当野菜食用,味道十分鲜美。对学中药的本科生而言,毕业专题其实就是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动手完成一部分科研试验,将大学期间所学习知识进行综合应用,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训练学生的科研思路与方法。当时面临毕业,很多同学都忙于求职应聘,用于做实验的时间较少。平时成绩平平的我,却对白刺花的化学实验研究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查资料,找方法,一头扎进了实验室。提取、分离、纯化、鉴定,一学期下来分离出来了5个结晶,结构鉴定了4个,还完善了白刺花种子的提取分离工艺,毕业论文因此而内容充实、结构完整。在毕业论文答辩上,李老师给我很高的评价,毕业论文及答辩都被评为优秀。我很感动,也很骄傲,虽然当时前途未卜,工作还没有着落,但通过自己的努力,锻炼了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使我对科研工作有了初步的认识,在艰苦的实验中体会到了探索真理的快乐,对李老师从事的科研工作更加向往了。
毕业后,我被分配到昆明市卫生局,因当时市卫生局对医学院校毕业生要求下县级卫生院锻炼一年后再进行二次分配,所以我被分到了昆明市近郊的安宁县中医医院中药房抓药。期间我一直与李老师书信联系,李老师告诉我,我做的实验部分已经整理成论文发表,文章上还有我的署名。最让我感动的是李老师给我寄了一本杂志和100元的稿费,这是我的名字第一次印在全国专业杂志上,对于一个每月工资不足200元的待分配实习生是多么大的鼓励呀!我很感激李老师对一个本科学生付出努力的认可和尊重,她虽然是全国知名的教授,但对学生从没有架子,总是笑眯眯的,耐心地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学生敬重的好老师。我所在的县城周围满山遍野长满了白刺花,当老师跟我说想对白刺花植物的各个药用部位进行系统研究需要收集药材时,我跟老师说,这个任务交给我吧。于是,我发动了医院里家在当地农村的医生,让他们家人上山帮我挖药材,我收购。挖来的药材,我摊在医院的屋顶上晾晒,晒干后装袋,邮寄给李老师。一年的乡下锻炼收获颇丰,帮助老师把白刺花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药材都进行了收集,为白刺花植物的全面研究打下了基础。
2000年,我已经回到母校工作,李老师拟将《槐属四种药用植物有效生物碱和质量评价研究》的成果申报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在项目的主要完成人的五个人中,李老师写了我的名字,当时很多人对李老师把我列入获奖名单的做法不理解,因为这个课题有很多老师和学生参与,应该榜上有名的人太多了,而且其他人做的工作远比我多,我自己也觉得当之有愧,但李老师执意把我加上了,最终该项目的研究成果获得了2000年度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我怀着惴惴不安而又充满感激的心情,接过了老师递给我的获奖证书。是啊,李老师对学生付出的劳动总是牢记在心,适时的时候给予丰厚的回报!在我努力付出的时候,从来没想过要老师给予什么回报,而老师心里却惦记着我们,谢谢老师了!
今天,李老师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她对学生的教诲与培养将永远铭记在心里。在这个看重得与失、名与利的社会里,李老师以她谦和、厚德、博学的品德示人,赢得了师生的尊重和爱戴,影响着身边的师生,李家实老师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2012年4月14日写于拉萨,西藏藏医学院宿舍
(PG福运象财神药大学科技处 闫兴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