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药报》2019年3月4日第四版刊登我校钱超尘文章:王叔和未窜乱《伤寒论》
自明朝方有执首提王叔和窜乱《伤寒论》经文以后,唱和者相继而起,喻昌、张璐、吴仪洛、程应旄、周扬俊、黄元御、章楠各有著述以讥评叔和,逐渐形成错简重订学派。吴仪洛言:“自叔和而后,《伤寒论》一书沉沦于羊肠鸟道中者几千余年,有明方有执出,著《伤寒论条辨》,澄几研理,卓识超于前人。”
错简派的观点影响到日本。公元1856年(日本安政三年)丹波元坚弟子堀川济以日本枫山秘府所藏赵开美《伤寒论》(坊刻本,非原刻)为底本翻刻之名曰《翻刻宋版伤寒论》,丹波元坚撰序,云:
“顷日,从子兆焘于枫山秘府始览清常原刊本,狂喜之至,恭请借贷,亟取校之。其文字端正,可以订宽文本者不一而足,真为治平之旧面,此其所谓书之最近古者非耶?余弟子崛川济勤学好古,每患此经世无善本,仍影摹刊印,以播于世。于是宋校之旧,复发韬光,而人人得求古以从之,则所谓生乎千载之下,而欲知千载之上者,舍此其何以哉?抑夫王安道以《辨》《平》二脉及汗吐下等篇为叔和所补,尔来各家吠声附和,肆逞私见,窜易章句,以为复古,皇国诸人,亦蹈其辙,不知此类悬料臆揣,逾改逾误,遂使微言大义,日就榛莽,而古本之淹晦,亦职事之由,岂可不重痛叹耶?”
章太炎《伤寒论单论本题辞》说:“明赵开美以宋本摹刻,与成无己注本并行,至清而逸,入日本枫山秘府,安政三年,丹波元坚又重摹之,由是复行于中土。”章太炎所研读者为日本安政三年本。章太炎以考据目光,对所谓叔和窜易章句变乱经文种种言论加以甄别,写多篇文章批评错简重订派。
章太炎面对如此严重的学术纷争,他严正申明:
叔和严谨,未乱经文。《论<伤寒论>原本及注家优劣》指出:“《伤寒论》自王叔和编次逮及两宋,未有异言。”叔和之失,独在以《内经》一日一经之说强相附会,遂失仲景大义。按《论》云:“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此为全书起例。阳即太阳,阴即少阴。七日愈,六日愈,则未传经甚明。病有发于阴者,则阴病不必自阳而传又甚明。
又云:夫仲景据积验,故六部各自为病。叔和拘旧义,故六经次第相传。彼之失也,则在过尊轩岐,而不暇与仲景辨其同异。后人诋讥叔和,核正序例六日传遍之义,斯可已;若谓叔和改窜仲景真本,以徇己意,何故于此绝相抵牾之处而不加改窜耶?辩论虽繁,持之不得其故矣。
1923年章太炎在杭州中医学校讲演,指出:“昔人谓少阴病必由太阳传入者,则由叔和序例日传一经之说误之。按日传一经,义出《内经》,而仲景并无是言。”在《答张破浪论误下救下书》中又指出,叔和之失在于将《内经》的一日传一经的观点纳入《伤寒论》中,叔和之误,唯在此处。其文如下:
破浪足下:来书疑仆过信叔和。叔和于太阳篇痉、湿、暍外,未尝改易仲景旧次。拙著《杂病新论》中(按,195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排印出版,更名《章太炎医论》,该书收太炎论文三十八篇 ),已有证明,可参究之。夫叔和之误,在其序例强引《内经》一日传一经之说,与本《论》义不相涉,而不在其编次论文。方、喻以来诸师,疏发大义,卓然可观,其攻击序例,不遗余力,仆亦犹是也。若夫自我作古,变异章句,反以叔和为误编者,此犹宋儒颠倒《大学》,以旧本为错乱也。是乃晚近恶习,亦何足尚焉。
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将林亿校语尽删之,叔和按语亦时加删剟,章太炎以日本堀川济《翻刻宋版伤寒论》为依据,将叔和按语逐条寻出,写有如下考证,确证叔和绝未改窜经文。这是一段非常重要的考证文字,语语有据,绝无犹豫,见《论伤寒论原本及注家优劣》:
明赵清常所刻《伤寒论》有二:一单《论》本,为林亿等校定者;一为《论》注本,即成无己所注者。单《论》本方下时有叔和按语(大字者,叔和按语也;夹注者,林亿校语也)而成注本多删之。如云:“疑非仲景方、疑非仲景意”者,凡得四条:
①芍药甘草附子汤方下云:疑非仲景方(笔者按,见《伤寒论》第68条);
②黄连汤方下云:疑非仲景方(按,见第173条);
③蜜煎方下云:疑非仲景意,已试甚良(按,233条);
④小青龙汤方下云:荛花不治利,麻黄主喘,今此语反之,疑非仲景意(按,40条)。
“亦有明源流较同异”者,凡得七条:
①柴胡桂枝汤方下云:本云人参汤,作如桂枝法,加半夏、柴胡、黄芩,复如柴胡法,今用人参作半剂(按,见146条);
②生姜泻心汤方下云:附子泻心汤,本云加附子。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同体别名耳。生姜泻心汤,本云理中人参黄芩汤,去桂枝、朮,加黄连,并泻肝法(按,见157条);
③大柴胡汤方下云:一方加大黄二两,若不加,恐不为大柴胡汤(按,见103条);
④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方下云:温服一升,本云黄耳杯(按,见63条);
⑤去桂加白术汤方下云:附子三枚,恐多也。虚弱家及产妇减服之(按,见174条);
⑥桂枝二麻黄一汤方下云:本云桂枝汤二分,麻黄汤一分,合为二升,分再服,今合为一方(按,见25条);
⑦桂枝二越婢一汤方下云:本云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之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汤二分,越婢汤一分(按,见27条)。
上述文字是章太炎为醒目划分的段落,每段前标以数字。
这是章太炎从原书里发掘出来的王叔和按语。以前人们读《伤寒论》大多是成无己本,而成本多删王叔和按语,即使读了堀川济翻刻宋本,对这些按语也不加留意,甚至不知道是王叔和按语。章太炎读书心细如发,读书得间,目光如电,罅漏毕照。
下面是章太炎对上述材料的分析判断:
其称“本云”者,是仲景原本如此,而叔和删繁就简,或以今语通古语,此即故书、今书之别。其云“疑者”,则不敢加以臆断。此等成本多删去之,唯存芍药甘草附子汤、大柴胡汤、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桂枝二越婢一汤方下四事尔。假令叔和改窜仲景真本,疑者当直削其方。有大黄无大黄者,当以己意裁定,焉用彷徨顾却为也?叔和于真本有所改易者,唯是方名,如上所举生姜泻心汤等;有所改编者,唯痉湿暍一篇。其文曰:“伤寒所致太阳痉湿暍三种,宜应别论,以为与伤寒相似,故此见之。”此则痉湿暍等本在太阳篇中,叔和乃别次于太阳篇外。然则方名改易者,犹郑注《周礼》有故书、今书;篇第改编者,犹《艺文志》承袭《七略》,有所出入,一皆著之明文,不于冥冥中私自更置也。可不可诸篇,叔和自言“重集”,亦不于冥冥中私自增益也。详此诸证,即知叔和搜集仲景遗文,施以编次,其矜慎也如此,犹可以改窜诬之耶?
六经病中有不少“本云”或“本方缺”,资料如下:《伤寒论》卷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第21条之“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卷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第62条“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生姜人参”,第63条“本云黄耳杯”,以上之“本云”犹“底本云”,底本指《伤寒论》。第89条“方本阙”之“本”,谓《伤寒论》。又如 “半夏二十铢,本云五枚洗”“本云柴胡汤再服”之“本云”皆指《伤寒论》,亦皆王叔和按语也。第107条、112条、117条、146条、157条、162条“本云”意义同上。《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五》小注:“一法,方本阙”。按,“方本阙”之“本”指《伤寒论》,谓《伤寒论》原阙此方。凡此皆叔和校語,皆显白言之,“不于冥冥中私自增益也。”
章太炎《论<伤寒论>原本及注家优劣》撰于1924年,时年55岁,原载《猝病新论》,1938年由章氏国学讲习会刊行。195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更名为《章太炎医论》。他在《自述学术次第》(《制言》半月刊第25期)中说:
余生亡清之末,少惎异族,未尝应举,故得泛览典文,左右采获。中年以后,著篹渐成,虽兼综故籍,得诸精思者多,精要之言,不过四十万言,而皆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不好与儒先立异,亦不欲为苟同。
1913—1916章太炎被袁世凯囚禁于北京共和党党部、龙泉寺、钱粮胡同等处,艰苦备尝,致夫人汤国梨信说:“迩来万念俱灰,而学问转有进步,盖非得力于看书,乃得力于思想耳。平生所好又在医学,君亦尝涉猎及此,愿同注意。家中颇有医书二三十部,皆宋明精本,数年搜求,远及日本,而后得之,望为我保持也。”上述精思卓见,皆来自积学深思,与推想叔和应当如何不应当如何之“遥想当年”者截然异趋,不可同日语也。